找到相关内容1147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妙云集导读(十八)学佛旨趣

       导师还特别加以补充:(下一,260/-2)“一从一切法成”,所以一切现缘,也都有共同的意义。虽然说是现缘,如果以缘起来看,今天是属于某甲或某乙的现缘,推究起来,也还是众生共同辗转缔造的。一碗...了。    所以,“现缘或别”,但要体会“一从一切法成”的道理。如果没有智慧体悟及此,就算是硬性课税,人们还是会想办法逃漏税捐。我们对于财富,还是要有“缘起”观念,才能心甘情愿而作广大分享与适当处置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268480.html
  • 略谈僧肇法师《不真空论》思想

    宗旨为目标,就万物的自身说“万物自虚”显般若实相,因为万物本身没有自性,但凡夫只知道一切法缘生缘灭,而不知生灭皆是不真实的,万无一存在,但也不是实无一,故般若空义是建立在缘起如幻的基础上来说的,...概述空有二义,以“体用不二”的观点来化解空有的矛盾,从而显般若正义。  2.依“二谛”显“不真空”  本论是从真俗二谛意义出发,站在缘起立场观察事物的缘起有,正因为一切都是缘生的,所以说缘起的事物,...

    善 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0168499.html
  • 《中论》各品大意

    空”者,是说诸法皆是由众因缘和合而生,其自性毕竟空寂不可得。此“缘起”是说形成事物的种种原因和条件,说明一切都是由众多的原素组合而成,没有一是独自而生常住不变。“性空”是说事物的本性是没有实体,说明一切的自性都是空寂,这种空寂不可得的自性就是诸法的实相。此缘起与性空二者是相即相成,二而不二、不二而二。由缘起说明了诸法的自体是无自性之空;由自性空而说明了诸法是缘起。所以缘起即是性空,性空不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969576.html
  • 华严经义海百门

    也。经云。诸法从缘起。无缘即不起。沉沦因缘。皆非外有。终无心外法。能与心为缘。纵分别于尘。亦非攀缘。然此一尘圆小之相。依法上起。假立似有。竟无实体。取不可得。舍不可得。以不可取舍。则知。尘体空无所有。今悟缘非缘。起无不妙。但缘起体寂。起恒不起。达体随缘。不起恒起。如是见者。名实知见也   二入法界者。即一小尘。缘起。法随智显。用有差别。是界此。以无性故则无分齐。融无二相。同于真际。与虚空界...

    法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669598.html
  • 境相章

    怒,作动也。齐物,怒者谁耶。) 而威者神也, (解深密由缘起有大威力故。) 则莫得其朕矣。难言哉, 顿变也。 (深了顿变义者,则知凡物不由积小成大,而极微之论不足成立。述记七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叶略释此...然印土诸师于二分种,尝有唯同唯别之争,此不 可不察也。唯同论者以为相若别种,既与识殊,云何名识变 ,故相与见应同种生。此复二师。一师唯据新熏种立论,说三同种生,二师更建本有种,说两同种生。据一师义,...

    熊十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170835.html
  • 吉藏三谛说初探——以《中观论疏》对〈观四谛品〉第十八偈解释为主

    saiva madhyamā //  (凡是缘起,   p. 295  我们解说为空性,空性是相待的假说,它就是中道。)  首先,我们先依梵文偈颂之结构来分析。在此偈颂的上半偈,其文法结构是以ya?……t...皆是「」,而推出、证成一切无一不是缘起、空、假名、中道的圆融相即的思想。这如《中观论疏》卷第十本云: 既「未曾有一,不从因缘生」,亦未曾有一,不是空、不是假、不是中。今略举一〔说〕耳。[35]...

    如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4170871.html
  • 庐山慧远的弥陀论

    忆想分别其实也是一种缘起,决非单是虚妄而已。因为唯心的念佛见佛也是由众缘所生,若能体悟它的如梦如幻,不执着空有、内外,则忆想分别也是达到真实的一种方便。  「见佛三昧有三种: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,或...。  慧远这种关于终极实存的认肯,虽然看似和龙树破而不立的进路不同,但从龙树的缘起义来说, 以理知思考二身或三身的一或异,都可因不同的角度而有种种的可能,而这也是龙树说无法说决定是是化的原故,但这...

    陈敏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371087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彼胜觉因。  由说十处成殊胜  故许大乘觉者语。  何故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耶。谓觉有情且先于诸法因得善巧已,方应善于缘起。  次后得远离增益损减两边,应善于彼诸缘起(之)相。  如是勤修觉有情应当通达所...依,即于对大乘经中,谓诸觉者[3]世尊有十种殊胜所殊胜语。谓诸觉者世尊由所知依殊胜所殊胜语,[4]又诸觉者世尊由所知相殊胜所殊胜语,又由入所知相殊胜所殊胜语,由入彼因果殊胜所殊胜语,由彼因果修习差别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次第说此十处耶。谓觉有情且先于诸法因得善  巧已,方应善于缘起。  次后得远离增益损减两边,应善于彼诸缘起(之)相。  如是勤修觉有情应当通达所善取相,由此从诸障中心得  解脱。 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...大自体故,如是世尊  (注2)当前,大乘为依,即于对大乘经中,谓诸觉者(注3)  世尊有十种殊胜所殊胜语。谓诸觉者世尊由所知依殊胜所殊  胜语,(注4)又诸觉者世尊由所知相殊胜所殊胜语,又由入  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昭慧法师: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

    Mahapadana Suttanta),《长部》(Digha-Nikaya)二,三一-三五,南传六,第397-403页,此诸经中,佛陀都提出缘起。 ... 4、有关道德感个别差异的问题:这依然可从“缘起论”以解明之。生命会依互通管道的畅 通程度,而出现自通之的个别差异,这就是人人虽都具足良知,但各人的道德感却又往往 悬殊...

    昭 慧 ( 台湾玄奘大学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873287.html